族谱
这次国庆放假回江门的时候, 三伯叫我上去找他, 结果帮他解决了电脑问题之余, 他又给了一份我们欧阳家族的族谱我看. 这份族谱是三伯最近才写的, 因为在世的老人家已经不多了, 所以他就抓紧时间去拜访以尽可能追溯往上几辈的历史.
看着这样一份同自己息息相关的资料, 不由得兴致大发, 仔细读了一遍, 了解到了自己家族的来源, 知道了自己家族里面过往几辈在历史的这一百年是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 这对我自己现在选择自己前途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录一些出来吧:
第一代(我是第五代, 这个第一代是能考究得到的最早的一代了, 三伯是第四代的, 所以称谓为”太公”)
太公—-广东四邑人,先其在广卅谋生,并在广卅成家立室,后随官府一海军官员到福建,任私人厨师,在福建病世
太婆—- 关氏,广卅西关人士,太公去世后,举家迁回广卅居住,替有钱人家做针线活,维持生计,前后共生养子女十人,但只育成一子’巨诚’,一女’善威’,太婆是一传统扎脚女人,但生性泼辣,脾气暴燥,喜好饮酒,每攴必饮,且酒量很大,在家里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家人无一不惧怕她,但对身边的孙媳[黄齐意]较好,特别痛爱x儿[光培]×年,在新会去世,安葬在江门’太子公墓’,
这才知道原来自己也算是从广州来的人了, 不过如果那时至少都是186x年的事了, 当时任厨师的话, 应该生活都还算过得去的, 不过貌似繁殖成功率比较低…生了十个才养成两个, 可能是因为社会比较混乱?
第二代
爷爷—
欧阳巨诚,字’章保’,1877.12.19出生,排行第三,行内河船,从’小生’一直做到’大车’,有抽鸦片烟的啃好,据说在临死时前都还抽鸦片,并在外面纳有妾氏,对家庭及子女不甚关心,缺乏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故此,其子女均在十一.二岁时就出耒做学徒.打工谦钱,帮补家计,???年去世,安葬在江门’太子’公墓,生前曾与新会???结为拜把兄弟,[即我们所叫的’契叔公’],
嫲嫲—
潘留,肇庆西樵人士,1879.6.1,出生共育有三子二女,由于受不了家婆的对待,于1928年跟随子女旅居’安南’,[即现越南],于1949年在安南去世,亨年70岁,
姑婆—
欧阳善威,排行第五,乳名叫’楂’,嫁人做佃房,育有一女,[其夫冯柏楼在解放前曾任过新会.江门市市长,并同时担任江门电灯局.电话局经理人],姑婆曾亲自打理江门电话局业务,故父亲兄姐各人均在电话局.电灯局任过职,姑婆对姑妈特别有感情,象亲生女一样对待,其婚事也由姑婆操办,
爸爸的爷爷, 也就是我的太公了, 看来是子承父业, 也投身到航运事业了. 不过水手一般没有正常生活可过的啦, 行船人家的家庭都是比较悲惨的…而且还受到鸦片毒害, 据老爸说死得比较早, 可惜了. 所以觉得我太婆会是最痛苦的, 丈夫早死, 本身家庭就缺少温暖, 又要整天受家婆的气, 日子过得甚是艰难,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会选择去了越南呢? 我只知道她带着孩子们都过了越南住, 只有我的爷爷后来回来了中国, 其余的都在越南定居了, 据老爸那一辈的人说, 他们后来也通过几封信, 但不知道是地址有问题还是什么样, 我们回的信他们都没收到, 结果后来就基本上断绝了联系了. 不过看完这两辈的人的历史后觉得, 原来好多人的一生也不一定是固定住在某一个地方的, 有时候一些事可能会改变将来的命运, 后来的两辈人的生活要比这两辈人稳定的多, 不知是生活环境限制还是什么别的原因呢? 我爷爷是后来为了要照顾太婆所以回来这边生活的, 不过凭借着这边亲戚的帮助(我想”姑婆—欧阳善威”和”其夫冯柏楼”这两个人一定是给了相当大的帮助的了…仰慕阿!), 再加上自己的能力, 也终于创出了一番事业, 而不是像我太公他的爸爸那样过了短暂而又庸俗的一生.
看来我是应该发扬一下爷爷的艰苦奋斗精神, 好好开拓自己的事业了!
“Dignity! Always Dignity~~~~~~~~”
明天讲讲爷爷的故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