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的中大行
今天是李开复博士代表在中山大学的第一场讲座, 我和kassarar出于对google的一种敬佩而感到对此讲座有强大的兴趣, 于是便决定去听这次的讲座(事实上已经一年多没去听过讲座了…).
李开复原来是微软公司的一名副总裁, 今年才加入了google,成为了Google全球副总裁和中国区总裁. 微软还因此跟google大动干戈, 官司都打了很久. 不过今天听过其讲座之后, 还是觉得李开复选择google是很正确的.
Google的文化
说到google的企业文化, 最值得欣赏的就是其宗旨”整合全世界的信息, 使人人皆可访问, 并从中受益”. 李开复开始讲故事…Google一开始是由Larry Page和Sergey Brin两个Stanford的博士生一个研究项目而诞生的, 当年去找Sun的总裁要求资助的时候, Sun的总裁听了十几分钟, 然后说:”对不起, 我要赶飞机了.”停顿片刻后接着说,”……说吧, 你们需要多少钱?”就这样, 他们升级了他们的服务器, 然后完成了这个全球最受欢迎的搜索引擎的诞生. 在google七年的历史里面, 实际上他们做的并不是先考虑如何去赚钱. 他们先做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搜索引擎, 以使人们更快地在互联网上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所以google的界面向来都很整洁, 没有烦人的广告. google的开始赚钱, 是在google有了一定规模之后, 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搜索页边的广告, 其实也是经过搜索引擎筛选的), 才开始不断的发展起来. 也就是说, google创建的出发点, 本身就是为了全球internet使用者提供服务, 盈利只不过是为了是google更好的发展下去而已. 而且google始终坚持着维护大众利益的原则, 从提供免费的服务, 到上市坚决让广大股民直接买股(而不是先给大户低价买入然后套牢小户), 再到广告收费的公平性原则(所有人都可以在google卖与其付出所等价的广告, 即使你只有一百块, 也可以在google里面卖广告), google无时无刻不是为大众利益而服务.
Google的员工生活
在google里面, 没有像我们普通的IT企业一样的一级一级的架构. 在普通的IT公司里面, 一个项目是由一个大的项目总管分任务给小的项目主管, 再有项目主管分派任务给再小一级的主管, 最后变成最小的一个可能是只实现某个button的功能, 交给程序员做,程序员做了之后连整个项目是怎么样的都不知道. 但是在Google里面工作的, 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人才. 他们的上级下级观并不明显, 而且各人都可以随自己的兴趣而流动. 没有一个项目组是固定一批员工不能改变的. 只要这个员工对正在进行的某个项目感兴趣, 主管是没有权力禁止他调到别的项目组中的. 所以,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从事某项工作, 每个人都可以从工作中获得快乐. 而且, google里面的产品推出方式也是很特别的. 每个员工都可以有20%的时间来设计自己的项目, 大家把自己的项目构思发到讨论组上经过所有的员工来评价, 如果得到大部分员工的支持, 就可以启动该项目, 完成以后, 先是员工内部的测试, 如果觉得很有使用价值, 就会放到Google Lab里让更多的人测试, 然后再推出为最终的服务. 所以说, 在google里面决定一个产品的推出的是”用户”, 包括了google内部的员工和全球的使用者.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创新和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这种工作方式将会很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Google的人才观
我想Google之所以吸引李开复从微软跳槽过去, 跟google的人才观有很大的关系. Google”邀请优秀的人才加盟并鼓励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前面的员工生活可以看出, google给予每个员工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Google对其员工的培养也很重视, 他们有一种很好的互相交流的机制, 大家都可以互相学习, 而且google经常会从stanford请来一些资深的教授为员工讲授大学的课程, 开讲座介绍最新的技术等等. 对于每一个有理想有激情的人才, 这将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成长环境. 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 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也是跟Google的宗旨不谋而合. Google的生存, 就是为了造福人类, 是为了全球信息的整合, 使每个人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这是一种何等高尚, 何等有意义的经营方式!
李开复的中国行
从筹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 李开复就已经是着眼于培养中国优秀人才的利益上. 而Google吸引李开复跳槽的直接原因, 就是Google准备在中国筹建一个研究所, 为中国大陆培养更多的计算机方面的人才. 这次来中大的讲座, 也是为了宣传这样一件事, Google今年筹备的研究所, 将会在第一年招50名应届毕业生作为第一批培养的人才. 我想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在中国的大陆上真是不可多得的, 尽管我没能力去到这样一个地方…
今天听完这个讲座之后, 心里很是激动. 首先反观李开复从微软跳槽的这个事实, 对比微软和google两者的文化. 微软一直是以侵略性为主的, 他们希望能够占据全球市场, 希望所有人用的都是微软的软件, 这引起了好多人的反感; 而google则是建立在大众利益之上的, 他们的目的不是赚更多的钱, 他们坚信最有生命力的产品是恰好符合用户需要的产品, 他们做的产品都是交由用户去评价, 他们不在乎市场占有率是多少, 可正是这种思想, 使他们成为了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服务商. 这种自由开放的环境, 才会是得到最广大民众支持的. 其次再考虑一下google提供的人才成长环境, 跟自己从小以来成长的环境对比, 还真是觉得google的环境实在是太宝贵了. 有好多时候自己想做一件东西, 但是却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可以合作; 有时候想学习一种新的知识, 却没有水平相仿的人可以一齐探讨. 很多时候, 一个人的理想就这样被磨灭掉, 但是如果有google这样的环境, 理想就很有可能变成现实了.
有时候觉得, 即使自己没有机会进入到google这样优秀的地方, 但是也可以尝试自己搭建一个这样的开放性平台, 让更多人可以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东西, 让更多人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比在国内整天呆在学校里死读系里安排的课程, 或者呆在公司里死做别人交给你的任务要好得多. 我始终是一个有理想的人, 但是不知道何时才能往理想方向迈进自己的脚步……
ps,要是对李开复其人感兴趣的话, 可以上这个网址看看http://www.kaifulee.com, 说实在, 他为中国的年轻学生们做了不少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