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自己吃东西的时候比较特别, 一碟牛肉盖浇饭端上来, 首先第一勺会是饭而不是牛肉; 一锅牛腩沙锅面上来, 首先夹起来吃的是面条; 打饭打了份姜葱鸡, 第一口是将姜葱的汁和着饭一齐吃的. 总之无论吃什么东西, 我都习惯先把好吃的放一边, 想办法把没那么好吃的搞掂了先.

有些人就喜欢看餸吃饭, 好餸吃完了, 剩下的饭也不吃了; 我就喜欢看饭吃餸, 不管餸有多少, 先尽量把饭吃掉, 如果吃完之后还剩下一些餸, 那就再把餸也清掉. 可能有时候餸比较多, 吃完饭已经饱了, 这样第一种人就会比较”着数”, 因为他们浪费的只是饭, 而如果像我这样吃完饭吃不下餸的人, 那浪费掉的就是餸了(不过为了减少浪费, 通常都是照吃, 撑到吃不下为止, 或者干脆留到下一餐, 这样吃的餸肯定味觉享受就大大减少了, 不过都还算减少浪费了).

记得以前有一个很好的比喻, 一箩橙, 有些人喜欢先吃了上面好吃的, 吃到下面的烂的扔掉不吃, 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至少吃到的都是新鲜的; 有些人是喜欢先吃中等的, 这样不会吃到烂的,也不会吃到新鲜的(因为新鲜的也会慢慢变得不新鲜), 但是可以吃到最多的.

我个人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将这个模型放入到有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去看, 如果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一箩橙吃(可以看成是有稳定收入的方式), 这样第一种人在新鲜橙量足的情况下, 可以每次都只吃新鲜的, 等到吃到下面的不能吃的时候, 新的一批又来了. 第二种的人的话, 可能每一次有新的橙来的时候, 他的旧的都还没吃完, 这样自己就会感觉自己的生活很盈余, 很丰富, 多到自己都享受不来, 虽然自己享受的都不是最好的, 但是只要自己满足了, 就会过得很开心.

但是收入稳定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定律. 有可能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 橙子供应的间歇期越来越长(收入下降, 年华老去,…), 吃惯了新鲜橙的人终于发现自己的橙子不够吃开始要挨饿了, 辛辛苦苦的等来了下一批橙子, 于是决定要好好珍惜, 从差的吃起来吧, 结果一口一个辛酸, 从前吃的那么好的, 现在却要吃这么烂的橙子…; 而第二种人呢, 一直都觉得自己吃得很充裕, 即使橙子供应间歇期越来越长, 他也能照样很好地过着日子, 就算要他吃得再差一点, 其实也就是比平时差小小而已, 吃上去也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 除非到了真的没得吃要饿死的地步, 否则日子还是过得挺舒服的, 至少精神上不会像第一种人那么受煎熬.

俗语说, 千金难买少年穷, 只有学过怎么节俭生活的人, 才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知足者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