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滑稽到幽默(8)
七. 栋笃笑
真正接触栋笃笑的时候, 要数到大二了. 原本以前就知道外国有talk show这种东西(最准确的说法是"Stand up comedy","栋笃笑"这个名称翻译得很传神), 不过没认真地看过一场完整的, 只知道是一个人拿着麦克风在上面不及边际地说着一些东西, 然后大家就觉得很搞笑. 而且大部分笑话都是一两句就可以出一个幽默点, 然后就接着说别的内容,大部分跟时政及影视新闻有关, 因为对外国的文化还不是十分熟悉, 所以有不少地方没听出什么好笑.
不过自从在中大里面发现了黄子华的栋笃笑系列录像, 才知道了原来这个人物是何等的不简单! 黄子华都应该可以算是把talk show中国化的始祖了, 十几年前就开始了登台演出, 直到03年的< >我才知道他的栋笃笑搞了那么多年. 之前亚视有播过< >, 但是觉得那种水平差太远了, 跟黄子华一个人的栋笃笑比起来, 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栋笃笑一点都不易做, 甚至比拍电影还难. 看黄子华对栋笃笑的介绍, 说他准备的资料拿出来, 有一本字典那么厚, 可见在上面花了多少心思. 栋笃笑对内容的要求是很讲究的. 一个人要上台连续讲两个小时的话, 观众不单止不会闷而且越听越开心的, 这是很高难度的事情. 而且讲的内容大部分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社会最近发生了什么事, 时事新闻, 宗教历史, 影视动态, 等等各方面都会涉及到, 而要能够从这一大堆东西里面, 找到一些搞笑的幽默的东西, 并且将其连接成一个两个小时的说话节目, 这对表演者是一个多么高的要求. 有时候我还真的很佩服黄子华, 一年出一个栋笃笑节目, 不知道他平时哪里来这么多幽默细胞可以将所有时事新闻都转化成搞笑的台词.
栋笃笑几乎是纯语言上的幽默, 所以对于幽默的使用技巧特别多. 幽默这种东西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 一定是有幽默细胞的人才能领略得到, 因为幽默的手法本身就类似于语文上的修辞手法, 没有想像力的人看到修辞手法,脑筋就想不到任何东西, 但是有文学修养有联想能力的人, 就能够从修辞手法上领略好多. 多看点幽默的东西对培养人的大脑也有好处, 这也是一种右脑开发, 而且再加上心智的培养, 具有幽默感的人心理会健康得多. 所以我特别爱看栋笃笑, 因为里面包含了好多思想, 光看表面不一定看得出来, 但是如果是细心思考一下, 就会发现原来话语中隐藏了好多玄机, 幽默通常都会隐藏在话语的之中而不是暴露出来, 当你发现到其中奥妙的时候, 就会有一种顿悟的成就感, 幽默的乐趣就在于此.
所以一直以来, 我都很喜欢去专研人家话语中是否暗含着意思, 有时候想到一些双关语, 即使有时候连说话者自己都没发觉, 但是自己也会暗自窃喜,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某句话, 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阿!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