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考完本科最后一次考试
从明天起,我就要成为了一个脱离应试教育系统的人了。。。终于可以不为考试而学一门课程,以后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不必再为一纸文凭而读书。
经过大学这四年以来,我已经开始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向,从高考之后的对前途一无所知到现在即将走进社会,才发现原来自己当年浪费了多少光阴。如果自己当初一早就已经知道了现在的方向,就不必浪费那么时间去学那些没用的东西了,不过话说回来,有好多没用的东西是必不得已被硬塞的,比自己去学的没用的东西多得多。
在我现在看来,其实如果我能够自己安排学习计划的话,我在中学会学的是:
1。历史,认识历史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包括从人类起源到现代社会的发展的过程,了解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现状,才能把握自己发展的方向。以前某语文老师也很鼓励我们去看历史,不是看国家教育部发行的那些虚无缥缈的历史教材,而是真真正正去了解自己的历史,包括家乡,家族,等等,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才会产生一种自豪感。
2。数学,这是解决一切问题最有用的工具,绝大部分学科的基础,而且对培养个人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作用。在中学学过的那么多门课程中,最不后悔的就是学过这一门,不过还是后悔自己学得不够。。。要是高中的教材不用为了应付高考,而提供多一些近代数学的内容,那么上大学之后就不用学的那么辛苦了。
3。语文,不过高中的语文课实在太烂了,除了高一偶最喜欢的语文老师之外,其余的语文课都是在浪费时间,语文应该教会人如何去观察和感受生活,而不是要求背诵这篇那篇东西以希望学生能写出类似的作品。所有成功的文学作品都是需要有思想的,语文首先要教会人思想,再教人表达。这也是为什么我特别喜欢高一的语文老师,我觉得她实在是点了一条明路给我,给了我很大的指引。
4。英语,现在知道英语的好处了,不过可惜从高中以后就没怎么认真学过,其实是觉得教材的方向欠妥,我想应该多注重培养一下英语的语感,让学生们拜读一下英文里面的名著,在名著里面学人家的英语表达,其实好多习语都是从文艺作品中来的,只要作品读多了,词汇和表达都会跟着上来了。(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的错……)
5。应该将地理,生物,化学,物理,全部归到一门课里面,统称叫自然,物理里面有些内容跟数学交叉了,可以直接把那部分内容归到数学里,作为“应用数学”这样来教。之所以我觉得应该这样分,是因为这代表了十六世纪以来的科学发展史都是围绕着人们开始大规模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包括发现新大陆及工业革命等等一系列的技术革新),这是一门真正的综合科,而且包含了近代科技发展的所有内容。
6。哲学,把“政治”直接改成哲学,这个名字比“政治”更有意思多了。其实大部分“政治”都是从哲学来的,哲学家们一贯的主题就是思考人类自身,思考这个世界的所有道理。政治只是哲学应用在社会科学的一个小范围而已,与其着眼于马列主义如何影响当今社会和中国的制度,还不如直接追根溯源来对整个哲学的体系进行一个考察。不过,当然高中的政治课本是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的,编得那么烂也好正常。。。
如果当初能够对近代科技的发展了解多一些的话,就不会到了大学连学的东西有什么用都不知道了,白白浪费了大学那么美好的读书时光。现在的教育真是害人,从小学开始就害人,到了大学终于能够自己去把握学习了,可惜已经毒害太深,想恢复到健康发展的状态都还要好长的调养时间。幸好我读的大学四年虽说没学到什么东西,不过能够把自己的学习状态调整回来,也是一件好事,二十二这个年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过还是有得是时间,那些在学术上响当当的人都不是每个人都在二十二这个年级就功成名就的,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读大学读的很好,其实最重要的还是看后天的培养,我相信现在开始努力的话还是可以迎头赶上,二十二还是一个可以拼搏可以发奋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