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人留意到页面底部的某张图?

是的, 那就是我在江门的家, 还有小逢和萧**(某”民工”)的家. 还有一个地方, 那就是新南里的篮球场.

如果你看过我写的篮球自传, 那么就会知道这个新南里球场承载着多少我们几个人过去的回忆. 在那过去五六个年头, 我们三个都住在那一个小区里面, 每次只要说打球, 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召集到球场. 五六年过去了, 新南里球场的常驻球迷已经更新换代, 当年的初中生又成了现在的中坚份子, 我们这些当年的中坚份子又成为了老饼. 看着这个球场上个个不同朋友这几年来的境况变迁, 也多少会感觉到一点沧桑.

我老爸和我说, 原来在新南里和我打球那帮小朋友, 时不时看见我老爸都会问声:”栋少什么时候回来啊?” 虽然和他们说不上是很亲密的朋友, 不过在球场上的一些简单的交流和友好的慰问都会影响身边的一些人, 所以很荣幸地, 我竟然也能在他们心中占有一席位.

如今, 新南里的那一帮球友, 各走各自的路, 我们的路都没有太多的交集. 比我老的那些人有不少都出外寻找工作机会了; 还有一些是叔伯一辈的仍然在江门坚守自己的事业; 那些终日打球而荒废学业的中学生, 如今也终于要面对现实走出父母营造的温室来到社会自力更生, 虽然找不到好工作, 但偶尔也会去打打篮球比赛赚外快; 还有一位比我小的, 竟然也很不幸地被病魔结束了自己在人世的旅程. 如今的新南里球场就像argo bbs一样, 占据主流的已经是我们比较陌生的又一代年轻人, 只有一些对这个球场还有感情的老饼才会偶尔出现在这里, 仅此而已.

而我们同辈的这三个人, 一个留在了广州工作, 另一个留在了中大继续学业, 还有一个继续自力更生地寻找自己作为自考生的出路. 如今我们都已经很少机会出现在那个球场了. 不过这个新南里就好像我们的家一样--当你工作累了学习困了事业上遇到挫折了时, 要在心灵上寻找一点慰藉的地方, 那就是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那个家.

无论我们将来要走到哪里, 永远不变的就是家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这就是我把这张图放上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