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得也不一定是福
元旦放假回家,连续三天晚上都和亲戚出去吃大餐,家里人总以为难得我回一次家,就想着跟各位叔伯聚聚,约一齐出来吃饭,叔伯们还早早就帮我安排定日程了,今晚这个伯请吃,后天那个伯请吃,大家都很关心我这个毕业出来工作没多久的“大学生”,实在让我感到受宠若惊。
我的父辈们都属于工薪阶层,几十年前挨穷挨惯了,没几餐饱没几餐好,都信奉“食得是福”的道理。后来家族里的小孩都逐渐地步入社会了,大家的经济状况也渐渐好起来,饮食也跟着丰富起来。于是乎,就正如很多穷惯了的暴发户一样,当他们有了钱之后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穷惯了的人买每天都幻想着要买的东西,饿惯了的人吃每天都幻想着能吃到的东西,直到情不自禁地超出了事情应有的限度,使得本来是享受的东西变成了难受。
其实本来我回家几天只是期望着在家吃几顿营养丰富点的晚饭,没想到四天里面有三天的晚饭都不在家里吃,虽说吃得很饱,可是多少有点腻,毕竟是肉多饭和蔬菜少。吃到第二天的时候我就已经感觉到胃有点受不了了,跟朋友说昨天吃驴肉今天吃河鲜明天吃羊肉火锅,还以为我是在晒,其实是自己已经有点受不了了。结果第四天晚上终于能在家吃饭了,老爸老妈还把家里平常最喜欢吃的鱼和鸡都买回来吃,第二天气温骤降,本来肠胃就已经受不了的我再加上天气的变化,于是就发烧兼闹肚子痛了。那天回广州的时候还计划着下午回学校打球,结果发现自己发烧就连忙吃药休息,最后还是要请两个下午的病假调养恢复,到现时为止虽然退烧但胃部依然不适。不得不叹,食得多也不一定是福啊!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我们就不应该按以前那种思路来吃东西,什么东西好吃就多吃,有得吃就不要浪费;反而应该吃得更精更细,注重食物的营养和品质,饮食均衡而不应该过量。对于物质日渐富裕的人们,饮食目标就应该是为了健康而食而不是为了享受而食。时刻仅记着已故的姑婆活到九十多的教诲--每顿吃八分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