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三口常常会骑摩托车去江门附近的地方玩,昨天跑远一点,跑几十公里去到了鹤山。我不会开摩托,所以一般都是坐老爸后面,他们开车都戴着有挡风的头盔,而我次次都很不好彩地坐在老爸后面被风沙吹着,一吹就吹几十公里。。。不过骑摩托车旅游的好处是,你可以完完全全地感受到周围的风景,360的景色,凉凉的风夹杂着土壤树林的味道,不过有时会闻到猪牛排泄物之类的味道。

这次选择去鹤山,原因之一是为了去逛一下那条据说开通了才两个月的滨江大道。从江门潮连这边开始的,一路沿着西江往北走,直到九江大桥为止,一边是未开发的草地,另一边是宽阔的西江,车辆比较少(大的货车和客车都不能上这条路),周围十分空旷安静,伴随着蓝蓝的天和凉爽的风,不到半小时就到了鹤山。此行还有另一个目标,就是去新建的“鹤山公园”,据报纸说是国庆节才刚开放的一个城市公园,不过去到之后发现。。。原来赶工都赶不完,都还没建好,计划落空了。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我们决定在鹤山周围再逛逛看看有什么地方好去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另一个还没完全开发的旅游景区 –古劳水乡。

之所以说它没完全开发,是因为路牌很少,没有风景区明显的标识,也没有多少车经过,就好象走在普通的乡镇路上,都不知道尽头是不是会有什么东西看。 途中遇到一个写着“古劳水乡旅游开发中心”的,差点以为这里就是目的地,而错过后面的旅程。当我们驶进小村来到我们的目的地的时候,看见的是一个篮球场,有几个本地人在打篮球,另一边是两棵大榕树,下面有人乘凉,还有两张乒乓球桌,周围不是池塘就是房屋,跟一般的农村好像没什么两样。直到我们来到榕树下,有人问我们要不要坐船,我们才发现水边放着几只小舟,有一个牌子写着20元/人。这个地方也藏得太隐秘了,没什么人来,而且可以玩的也就让本地人撑着小舟载我们在附近兜一圈(当然我路过的那个球场也可以玩玩,有个伯伯很热情地喊我打场篮球再走,不过昨天穿的是便装,就不好随便露两手了)。

虽然这里没有完全开发成为旅游资源,不过也正因为这个而显得格外自然。水乡不像我们平时在江门近郊的那些山丘能爬的都被游人塞满了,水乡周围是平地,很空旷,就像海阔天空。而且周围的人又不像江门近郊的农民整天在耕种,这里的多数是渔民,在小河池塘里都用网划好范围各养各的鱼,虽然也有一些耕地,不过看得出来是打理得很少。我们坐着小舟,撑船的是本地的一位婶婶,边划船边跟我们聊天。听她的介绍,这里也是半年前左右才有旅游局过来接管,搞起了旅游事业,其实也就竖个牌子在收一下船票,然后就雇一些本地人来撑船。她们也不是把撑船当固定职业,只不过是当平时忙农活之余赚点外快而已,这里游客也比较少,以前多人的时候他们一天也就撑一两趟(不过后来当天我们看见来的人挺多,似乎有点超出“饭店”的容纳能力了,虽然这个“饭店”也不是真正的饭店)。所以我猜我们还能趁这个地方还没被旅游大军“污染”之前先来参观最原始最自然的风光,实在是很幸福。坐船的路线其实就是去到一个大点的湖然后往回走,如果是五六月来的话,估计能看见这个湖上开满了的荷花,可惜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不过还可以欣赏一下两岸的树啊草啊,还有水乡人家的房子。水乡的渔民比种地的农民要舒服一些,农活相对没那么辛苦,而且听说以前养鱼算是比较发财的,不过似乎房子没有江门近郊一些发了达的农民造的好。

这里的好处是民风比较淳朴,本地人都很友好。我们来到之后,不光他们很热情地跟我们聊天,还有邀请我打球,我们说去附近的田里逛逛,他们都很欢迎。我们上岸之后,想找个地方吃饭,才发现原来这里没真正的饭店(在湖的另一边有一个,不过不知道那边是怎么去的),不过岸边有一户人家摆了几个桌子可以给我们做菜做饭。他们没有菜单什么的,去到就跟他们说吃鱼吃鸡之类的,他们就给你做,然后随便收点钱就算了。我们请他们弄了一条几斤重的鱼,然后加一个青菜,饭任吃,三个人吃得很爽,才要了50块钱。他们忙完了还过来聊两句什么的,还逗隔壁桌一个小朋友玩。

我们玩够吃饱之后,就开始回程了。虽然那时听说有台风,不过看见天色还好,也没在意,于是准备沿路折返。等我们走到滨江大道的时候,才发现狂风大雨,而且在江边的时候显得特别厉害。我们早上骑车来的时候,是因为车速快而感到风特别猛烈,但是回程的时候,我们停下来穿雨衣,都感觉到到那个风要明显比早上骑车时大得多,老爸几乎连雨衣都被吹走了,老妈几乎连车都被吹反了,于是我们又不得不立即决定掉头走以前的旧路回江门。不过因为这个决定,却使我们在另一条路走错路,无端端走多了几十公里,几乎走到老妈的车没油了,还好在危机发生之前遇到了加油站。不过回来的那一程,坐了一个多小时,已经坐到屁股麻了。回到家才感觉到,家里是多么温暖舒适啊!不过这次旅行尽管辛苦,但还算是不枉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