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片——《Spamalot》和《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上)
这个周末继续闭关,完成了自己的一直想做的一些事情:1.终于完整地逛了一次宜家(以往去IKEA总是没时间逛完最后一层);2.终于去了一次越秀公园,然后就是徒步从越秀公园走到西门口再走回杨箕。这走路锻炼还真爽,对那边的街道总算认识了不少,如果不是一个人走恐怕没什么机会可以走那么远。还有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改编的音乐剧《Spamalot》和一部音乐剧改编的电影《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
-—————————————-
《Spamalot 火腿骑士》
终于下载到这个音乐剧的视频了!我已翘首很久等待它的视频,可惜官方一直只有CD出,等了很久才见网上有这一个网友现场录的视频,终于有机会一睹它的风彩!给还不知道的人介绍下,这部音乐剧由Monty Python的成员Eric Ilde改编自他们1975年的喜剧电影《Holy Grail》,在05年Tony奖横扫了14项提名并获奖最佳音乐剧,在Broadway公开上演的时候,全年的门票都已经售完了。剧中充满了无厘头和恶搞的幽默,Python风格又一次掀起了热潮,这次是在百老汇舞台上!看现场的视频比听专辑CD要爽很多,虽然只是handcam拍出来的效果,不过舞台上发生什么事都可以见到了,而且多了很多Soundtrack里面没有的台词。
开头是历史学家出来开场白,介绍“England”,带出了第一首歌——“Finland”(第一个笑点就在这里了),这是Eric Idle以前所创作的一首歌,在CD上听没什么特别,现场却可以看到舞台上一群人在表演Michael Palin最著名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Fish Slapping Dance”,了解python的都知道这段舞有几silly有几著名。——然后唱完跳完之后历史学家才出来说:“I said England!”
舞台剧中将原来的电影情节改了很多,也增加了很多东西。不过经典的场景都有演到,比如说Michael Palin演的Dennis,在电影中King Arthur问他城堡里住的是什么王的时候,一味地以鄙夷的态度跟他辩论什么独裁啊政治的东西,弄得亚瑟王相当窘。可惜在舞台剧里他表演完这个经典桥段之后,是带出湖中女神(Lady of the Lake)把他收归成了Sir Galahad的情节,以致于弱化了他的角色。不过之后他和湖中女神出场,呃,以《歌剧魅影》里Christine和Phatom的方式出场(模仿),唱出The Song That Goes Like This——
Once in every show
There comes a song like this
It starts off soft and low
And ends up with a kiss
……
然后还没完没了地越唱越高音,滑稽之余,歌手们(特别是Sara Ramirez)的歌唱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段就是新增的特色。
Holy Grail电影里面原来也有一段很搞笑的歌舞“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也是这部音乐剧名字的来源。讲这帮骑士聚集到亚瑟王Camelot之后,一帮人在城堡里一边唱着很无厘头的歌一边跳着很无厘头的舞蹈,其中还有一句歌词“We eat ham and jam and spam a lot”,就是最后这三个单词Spam-a- lot触发了Eric的灵感,刚好与Camelot谐音,于是才有了这部音乐剧。因此这一段著名的舞蹈也被保留了在剧中。
经典的场景还有电影开场时Arthur喊守卫开门从椰子壳讨论到燕子迁徙的无厘头对白,Eric去收集瘟疫中死掉的尸体时老人大喊的“I’m not dead yet. I feel happy~”,Arthur去到法国城堡被John Cleese演的法国守卫经典辱骂的情景,。。。这些经久不衰的笑料全部被重现到舞台上了,引起观众一阵又一阵的爆笑。在原作里面是没有女主角的,唯一一个能算是女主角的Lady of The Lake在电影里面连脸都没有露,仅仅是在Arthur口中提到过,不过在音乐剧里面她就真正成为了主角,还号召大家去“Find Your Grail”——这个应该算是这套剧的主题曲了。
之后的情节,Arthur遇上了Knights who say ‘Ni’,Brave Sir Robin Run Away,Arthur遇上The Black Knights,跟电影里面如出一辙,最搞笑的是黑暗骑士跟Arthur决战,亚瑟王把他双手全砍掉之后,他还死搅蛮缠地说要打败Arthur,Tim Curry(Arthur扮演者)说那句“You stupid bastard!”的台词时自己都忍不住笑场。
然后就是Castle Swamp的Herbert王子和Sir Launcelot的故事。原作里Herbert是要被父王强迫娶一个拥有很多土地的国家的公主,于是发信求救,而Launcelot则误以为求救信是一位公主发出的,于是在Castle Swamp大肆杀戮,冲到阁楼进行解救,才发现救的是个王子。原作里的特色就是Herbert总是想唱歌表达自己的内心,而父王则每次在音乐起的时候就打断,这个搬到舞台上就更具喜剧色彩了,感觉表演的效果比当初Terry Jones演的Herbert还要精彩一些。不过这里删改了后面的情节,居然把Launcelot改成一个外表勇猛却内心是Gay的人物。。。在结局里还和Prince Herbert结婚。。。这简直是恶搞上的恶搞!
与原作不同,音乐剧的故事结局变成了寻找圣杯登上百老汇舞台,这是因为在原作里由于实在太无厘头了本身就没有合适的结局,Eric Idle只有自己加上另外这个结局,而且顺便还大肆讽刺了百老汇的经典音乐剧一翻。Arthur被法国佬辱骂完之后,Patsy安慰Arthur的,用Eric Idle的首本名曲《Always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Of Life》伴上了Gene Kelly的《雨中曲》的著名舞蹈;The knights who say ‘Ni’要求Arthur和他的骑士们登上百老汇舞台,然后Sir Robin就告诉Arthur“We won’t succeed on Broadway, if we don’t have any Jews”(暗讽现在百老汇舞台剧都是犹太人后裔的天下),把各大著名舞台剧的场景都模仿一番,看到观众们群情汹涌了。结果到了最后,Arthur对无法登上百老汇感到失望的时候,湖中女神却走出来一语双关地说“You ARE on Broadway. You’ve been on broadway ALL THE NIGHT”(因为这套剧正是在百老汇上演的)。于是大团圆结局。
整套剧看下来非常过瘾,从开头笑到结尾,作为一个忠实的Python迷来说,这个舞台剧可以给予极为满意的打分。Eric一开始创作此剧的目的是希望能够让幸存在世Python们能够重新聚首参与到一个舞台表演的项目上,可惜当年这个计划被Michael Palin否决了(原因是不希望重演过去的短剧时勾起了对已逝的Graham Chapman的怀念)。于是Eric和自己的好友John Du Prez创作了原始的曲目,由Python成员们给予很多有价值的修改意见,最后形成了这套优秀的喜剧音乐剧。在首演那天的晚上,五位幸存的Python还真的一齐上台谢幕了,虽然他们没有真正的重组,不过却以另一种方式在舞台上重聚,也算是了结了Eric Idle的一大心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