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国庆放假回去几天,感觉好像有点无聊。原本准备了几个出游的计划,都取消了,最后还是和老爸老妈出去充满冒险精神地游了两天,在五邑地区到处“穷游”,第一天兜了三个水库、第二天兜了“五邑”中的三个邑,没给过一块钱门票,居然也自得其乐,兴致勃勃地说大有收获。不过其他几次约会都不尽理想,有点郁郁的感觉遗留至今,似乎要等待着什么东西来唤起自己的激情。通常到了这种时候,我都是要找点啥乐子玩玩,好让没趣的生活添上几分色彩。不过像我这样善良纯品优质朴实的人,不能干坏事那找乐子的方法立即减少了很多,难怪google的工程师这么受人尊敬——要坚持不干坏事并且声称自己很快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啊!想起Terry Jones在一个sketch里面说:“We never break the bloody law!”
好吧,事实上除了胡乱写点什么东西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顺便消磨一下大家时间之外,我也没有什么好提议了。它看起来比较温和,比较得体,抱以轻松的态度来看的话也会一笑置之,抱以严肃态度来看的话干脆连看都懒得,所以姑且相信这样的恶作剧方式是不会伤到社会和谐和人民生活稳定。好可惜,自从bbs逐渐冷落之后,缺少灌水锻炼的我连敲文字的速度都大减,最近几个月我发现自己有这样一个症状:打字的时候经常打错拼音或选错字要backspace重头来过,写一篇博文居然要两个多小时。想当年灌水灌得疯的时候,哪会有这种手生的情形出现,我们还凭借敏捷的思维和精准的敲键来嘲笑“卖底”求速度不求质量错字连篇的水文。大环境没了,眼看着自己被迫退化成不善沟通语言贫乏的IT男症候群,真恨不得在大街上抓一个人来斗侃侃一整天,以证明自己其实并非如外表一样内向。
最近还有一个麻烦就是,每天做很多提不起兴趣的事,但是又没时间没精力做那些很有兴趣的事。这个矛盾在内心挣扎了好久,每天都得在必须做的事里面做出选择挑那些感兴趣的事来做,然后期待那些比较没趣的事在自己比较无所谓的时候慢慢地被完成了。我想大家看见这样啰嗦的表达一定会感到头晕,连我自己都觉得晕,有一种理论是,当你经历那些你不喜欢的事多了之后,慢慢你就会变习惯了。于是我慢慢习惯了在我忍不住长篇大论的时候尽管很不喜欢但是仍然坚持把它cut掉。我得学会写东西,写简洁一点的东西,既省下自己写的时间,又省下别人看的时间。其实我在两个极端都做得很好——要么只说keyword,要么长篇大论——可惜两种情况都无法让人听懂我说什么。所以最近其实我是买了几本有关写作和学习的书,我得补回中学语文老师漏了的课程,他们竟然为了应付高考题目而故意不告诉我怎样写作才写得好学得好。我很奇怪为什么外国人会有这么多关于学习方法的书,而中国却只有关于学习内容的书。中国人有一种思维定式,我可以把它成为“民工思维”,就是努力做就能得到更多,于是我们很努力地每天加班工作,结果很少时间来反思我们自己如何工作。于是我决定拒绝加班,能不加班就不加班,我们工作不能只为了“活得更好”,还要时刻谨记“活得更聪明”。
噢,事实证明了如果我发狠心的话其实半个小时可以写一大堆没什么关联的文字,或许写文章根本不用那么累。有时候人说话,是为了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有时候人说话是为了想听听自己的声音,我不知道博客到底有多少成分是自己想听自己的声音,有多少成分是让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但是鉴于受众不同,写出来的东西始终还是会有差别。我这篇东西主要是想听听自己的声音,于是我决定肆无忌惮地长篇大论下去,不知道别人听到我声音的时候是吓到了还是觉得很有趣(比前几篇东西有趣么?),反正我自己是被吓到了。噢,天啊,我竟然写了这么长的文字,语气都一直是平的!看,这就是总是和自己说话的坏处了。更坏的是,当你经历那些不喜欢的事情多了之后,慢慢你就会变习惯了。
大家看出来人的思维其实是有内在的联系没有?前文和后文总是会有一些隐性或者显性的关联的。但是当你想理性地强加这种关联的时候,是很吃力的,因为内在的关联都是靠右脑的联想思维延伸出来的。笔要跟随大脑的意象而动,创意是不能根据逻辑推理出来的,当行为能够跟随着大脑自由流动的时候,人是感到最愉悦的,因为没有任何的阻力。逻辑是为了解决阻力应运而生的。不行,这段思考太深奥了,吃完了之后味同嚼蜡,我的大脑果然很反感哲学的表述,尽管很多时候思考的东西都很哲学。表达得太哲学的话,就像是把一块蛋糕一层一层地将不同材料切开来吃,要么太腻要么太干要么太甜要么太淡,所以思考问题必须要能够深入浅出,适时地举个例子找个比喻,让大家看明白其中的联系。于是,大家看出来人的思维其实是有内在的联系没有?
夜了,该休息了。如果大家看不到上一篇更新里面的图片的话,我可以告诉大家其实那是我前几天去玩时候拍的,在我yahoo相册上也可以找到。到底我说话没激情是因为我困了还是因为没有人在听呢?哦,是夜深,好像两个理由都说得通。damn it,we never break the bloody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