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心血来潮上qq阅读器把各好友的动态都读了一边,惊讶地发现有几个同学都贴结婚照了,照片中还夹杂了不少其他熟悉的面孔。大家都已经开始穿得人模人样的,向那个学生时代的青葱岁月告别,正式叩开了成家立业的大门。

对于很多人来说,25岁是道坎,过了这个年龄就有很多事情不一样了。父母亲戚会“热心”关注你什么时候开始找个伴侣;同学们不会再拿一些学术问题来认真地跟你讨论,反而见面都只是寒暄几句生活近况;忽然之间多了很多业余兴趣,因为有了“职业”之后我们开始真正考虑“业余”该做些什么了;开始活得很现实,一件东西好得差不多就可以接受了,不再追求如诗如梦的感觉;开始对越来越多的朋友说忙,然后感叹现在的人越来越冷漠了;。。。

我为25岁这道坎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吗?我不这么认为。25岁前的我和25岁以后的我对待生活的态度基本没什么变化。

我是一个习惯于“未雨绸缪”的人。当头脑里有一个想法的时候,会考虑很多的事情,会思考每一个细节,做很多的准备。但这个准备的阶段往往是很漫长的,以致于那件事最终可能不发生,这时候我们会把这个阶段称为“杞人忧天”。但所做的准备是不是就没意义呢?不,有很多机会,它只会来到给有准备的人,不管是“这一个”机会,还是“下一个”机会。像我这种人是不会干很冒险的事情的,所以比较缺乏冒险的刺激,但是不代表我没有开拓的精神,我只是经历比别人少的创伤去得到某种收获而已。

对事业如此,对爱情和婚姻也如此。虽然有时我也会惊叹于自己这种性格,不过仍然觉得这是条正路。要想玩得久,你就得玩得聪明一些。但同时也要注意到问题的另一面,有时候会因为想太多的东西而忽略了行动,所以头脑必须清醒地记住——做那么多准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我们快乐的时间,所以我们还必须要享受我们眼前快乐的时光。

下面来说一些大家都看得懂的东西吧:

最近的脐橙特别便宜,于是上周回家前买了一袋回来吃,担心吃不完,就顺便带了剩下的三个回家。结果诱发了爸爸妈妈的两个很有意思的行为:

周六老爸下班回来,饥肠辘辘的他把桌上老妈买的两篮子水果视而不见,却手快快地抢了我带回来的三个脐橙之一。然后还兴奋地告诉我:“你老妈平常不买这么靓的水果吃的,我得来试试这拳头大的橙好不好吃,嘿嘿!”我心里想,二老平常真的很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财富供我成长到现在,实在是辛苦二老了。难得我买个脐橙回来都逗得老爸这么开心,我心里也觉得特别甜滋滋的。

然后周日我要收拾东西准备离开的时候,老妈硬塞了一大袋水果给我,其中还包括她当天买的拳头那么大的一堆脐橙。我老妈就喜欢干这种事,每次我带什么回来,她都好像有意地要买更便宜更好的跟我比一比,以显示下咱们的家乡江门比起国际化大笃屎来的物质优越性,顺便暗示一下这个乖儿子:哪里都不如自己家乡的好,这里生活成本低,生活环境又好,在外面闯够了就好快回来成家立业了!每次我看见妈妈这样都想笑,男儿志在四方嘛,我不会让你失望的!——不过这一下可倒是给老爸占了很大的便宜,他终于吃上那拳头大的脐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