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东西很懒,想了很多东西,学了很多东西,却很少落笔,这是不对的。学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写,否则没有思考没有总结,知识不入脑,不融会贯通,看了的书等于白看——这是梁启超教的,“无笔记则不必经心,不经心则虽读犹不读而已”。而读书要有专有广,“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通”,也是梁启超教的。因此读书时总是希望自己能多下笔写写,这也是对自己表达能力的一个锻炼,然而这条准则我没有做到。

最近要忙的事其实挺多,所以才给了自己借口不写东西,我不希望自己的space像别人那样荒废。一是公司的项目第二期开始动工,大家都开始忙起来,想做好的人更是要忙多一些,研究技术看文档讨论需求整理资料上班要做的事前所未有的多,忙得越多说明自己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偶尔还憧憬一下被裁员——可是老板才没那么笨,活都没干完就拍拍屁股想走?第二是答应了某V和某R要帮忙做的项目,可惜最近都没什么心思能放在上面,实在惭愧对不起两位仁兄。第三是立起心水要看很多很多的书增长知识与见识,并且籍着新年回来近乎爆发的状态之下要延续自己看书的纪录,这段时间入手书籍可谓毫不吝啬,值得高兴的是给自己定下的下周“回家之前要看完10本书”的目标好快就要达到了。鉴于以上诸事缠身,冷落了这个空间,冷落了许多身边的朋友,在下深感惬意,恳请各位朋友宽宏大量不与小弟计较。

讲回梁启超,读了他的传记之后发现,在我们中学历史课本里讲近代史的内容原来可以如此真实的展现眼前,实在很想怒斥教科书竟可以将这样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变成枯燥乏味的刻板文字。在我们的课本里,似乎只有“百日维新”里面提了一下梁启超这个名字,但是事实上梁启超的一生贯穿了整个近代史的发展过程,正是身处于每一个历史事件当中。从与康有为组织公车上书,劝光绪搞维新变法,到流亡海外,在日本跟同盟会等革命派人士的激烈辩论救国之道,在美国考察西方的民主政治,与清廷组织君主立宪,失败后借袁世凯希望实现政党政治,参与到政府内阁,后来又亲自组织各省独立反对袁世凯登帝,又组织推翻张勋以及自己恩师康有为带领的复辟闹剧,后任财政总长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再次失败,离开政坛之后又在一战的巴黎和会期间发表了大量言论为中国争取主权,直到人生的最后时期发现救国之道在于社会教育,于是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孕育社会精英。他一生的反复坎坷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从清朝的维新变法发展到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变,没有马列主义没有唯物辩证法没有劳动生产力理论,有的只是这个人的所见和他的所想,一个学富五车的爱国文化巨人对救国之道一生的探索——而且这个人离我如此之近,就在江门旁边的新会县,开摩托车过去一个小时之内可以到达,同饮一条河的水,是不是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怎么就没成为伟人呢?梁启超的家族是良好家庭教育的典范,梁启超的儿女们都相当出色,阅读其传记有特殊的教育意义。我们都应该好好学习一下梁启超的《新民说》,做个有用的人。

呃,好了,写到这里又超时了,啥时候我才能写东西写快点?赶快洗澡睡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