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紧张而忙碌的月过去了。依然是忙得一塌糊涂,依然保持着平均一个月打一次球的记录。。。虽然工作辛苦,但是却让自己的思想成长得很快。

BE这个职位的好处就是能够接触到各个层次的人,从底层的developer,到经验丰富的开发者,项目领队,项目经理,还有做测试的QA,流程相关的SCM,PQM,还有直接与之交流的location客户。各种不同角色的人会给你不同的经验,提供不同的帮助,在公司里面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只要你肯开口,大家都愿意搭理你,当然有时候也会包括小吵小闹的,但从与这些人交往之中,却可以了解到不同人的风格和需要。最有幸的是能够常和两个70后的老同事交流,一个是后来接手这个项目烂摊子的SK,还有就是我的部门经理DVD。他们都在这公司呆过足够长的时间,不但告诉了我很多关于这个公司的历史,也跟我交流了许多有关管理,职业规划的经验。

在前一个项目领队的身上,我总是能看到那个曾经轻浮的自己的影子。以前看了不少书,而对事物的了解仍然停留在抽象的层面,很多东西只会纸上谈兵,虽然知道要做什么,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去做。其实有很多东西我都很认真很想去做好,但是当发现事实与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时,却会容易急躁,从而给人有点轻浮的印象。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历练和前辈的教诲,对为人处事的方式有了很多感悟。

其实世间上的许多事物,自有其背后的道理。书上读到的只是一个侧面,要靠自己用心去观察才能看清楚事实的全貌。每一件事的成败,都有其自身的条件,条件成熟则其事水到渠成;条件不成熟,则无论你主观多么想达到都是徒劳,即使短暂的表面的成功也难掩饰其背后的缺陷。

就像我们的项目一样,一开始的SIT测试没过,就不应该匆匆忙忙上FT;FT没完全解决,就不应该匆匆忙忙地发给客户。前期没做好的工作,到后来一件接一件地成为了灾难的源头。所有质量好的东西,就是凡是必要的功夫都做到足。你可以不拘泥于流程,但绝对不能偷工减料。

从此我学会了以平常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现在能做的,尽心尽力把它好;现在不能做的,完成不了也不必强迫自己。成就大事是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是必须靠耐性和能力去完成的,成功没有捷径,也并非来自于侥幸。我庆幸自己的性格属于有耐性,沉得住气,我知道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所以抓紧每一段时间,尽自己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我要为将来的每个机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到现时为止,这份工作的第二阶段也算是结束了——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想清楚这份工作的完成条件是什么。真的有好几次想过直接就跳槽找一份更高薪的工作算了,但后来冷静之后问了自己一句:“我要从这份工里面得到什么,才算是不枉此行?”于是后来答案就清晰了。而且后来发现经理给我制定的计划,竟然恰好完全符合我的思路,此经理绝对是个好人,当然他也特别欣赏我对这份艰辛的工作所倾注的热情。接下来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有了这些经验,下一份工作,将引领我向何方?——我想到第三阶段成熟的时候,这个答案自然就会浮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