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纸巾也可以卖几百块钱一卷?

市场定价是根据供需关系决定的。当货物稀缺的时候,有刚性需求的人就愿意出高于日常价格的价钱来购买。

炒货的逻辑就是,把市场上所有的货都扫光,造成洛阳纸贵,然后由于是独家售卖,通过垄断掌握了议价的权利,收割刚性需求的韭菜。

在这个社会上,有些人炒家在明处,有些炒家在暗处。虽然大家很反感炒货的行为,但它有时又是符合市场客观规律;既让人咬牙切齿,而有时它又是企业家的生存法则。

我们永远要记住一点,世间在很多事上没有对错,有了立场才会有对错。站在某个立场上,我们才会相关利益,我们才会判断对错。

下面我们来看这个游戏规则里的几个角色:

垄断玩家(庄家)

垄断玩家,就是有能力控制整个供需关系的人。是否有能力当某个市场的庄家,视乎货物种类和市场容量。

当成为庄家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权力中心。入场的人可能会成为其他玩家;如果有更强的玩家进来,也有可能干掉现在的庄家。

庄家行使权力制定价格,形成权力寻租。通过制造供需求之间的不平衡关系,以及控制不平衡程度,便可以达到调节价格的目的。

剩下的买方就成为主要被割的韭菜,支撑溢价的价值基础,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跟风玩家(跟庄)

跟风玩家,没有能力决定大趋势的走向,但是可以紧盯着风向,从而自己适合采取什么策略。正如冲浪选手一样,只要能驾驭得了风浪,就能勇往直前。

而这类的也往往在这,要是驾驭不了这个风浪,就有可能阴沟里翻船,刚进入浪口就被打翻过去了。

所以冲浪选手如何循序渐进,应该是有相似的道理。在低风险区练习,熟悉的性质以后再逐渐提高挑战。

刚性买家(韭菜)

没有人想当韭菜,但是最终成为韭菜的人往往都有共性。

归根到底,他对于必须购买这个货物的理由是充分的。

他无可避免地需要这个东西(必需品),可能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手头没什么选择。

韭菜的最终命运是接盘侠,最终消费者。可能有时候境遇还不算太差,毕竟有些市场是有良心的,这是市场掌控者给所有人留的生存空间。

因为韭菜是需要生存空间,需要回血的时间,只有给予足够的生存空间,才能源源不绝地向上提供养分。

他们与其他人的区别并没有那么大,无论是庄家还是跟庄,也有一天可能会变成韭菜。

可能韭菜的逆袭,就是真正有一天看清楚了这个模式,学会了往上爬,冲浪,掌握话语权,避免跟着别人的游戏规则玩,逐渐让给自己输养分,成为某一个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屠龙者成为了巨龙。